在吉林水网骨干工程施工现场,机械轰鸣与工人忙碌的身影交织成一幅初春奋进图。
吉林水网骨干工程作为国务院确定的全国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,是《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》公布后第一个开工建设的国家水网重大骨干工程,更是吉林省构建大水网格局的核心工程。这项总投资超700亿元的水利工程,承载着优化区域水资源配置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、推动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使命,创下吉林省水利建设史上规模之最。
攻坚克难保进度
两期工程同步推进
目前,吉林水网骨干工程46个工区全面动工,施工支洞开挖和支护建设完成19.15公里,主隧洞推进3.5公里,管线安装0.54公里,累计完成投资47亿元。工程采取两期同步建设模式:一期工程投资309亿元,涵盖总干线、4条干线、40条施工支洞建设等,预计总工期96个月;二期工程正加速推进立项审批,将进一步完善水资源调配网络。
惠及千万民生
筑牢粮食安全根基
工程建成后,将形成覆盖吉林中西部7市、13县市、124个乡镇的供水网络,年供水能力达数十亿立方米。通过引优质水源至干旱盐碱区,工程计划开发百万亩优质水田,同步为百万亩旱田提供灌溉保障,更高水平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。工程不仅填补了吉林中西部水资源调配空白,更能为城市供水、农业灌溉和湿地修复提供持续支撑,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“水动力引擎”。
资料图:吉林白城市镇赉县盐碱地改良
生态与经济双赢
激活发展新动能
除民生保障外,工程还将向查干湖、波罗湖等生态脆弱区实施精准补水,预计恢复湿地面积超百平方公里。通过盐碱地改良与节水灌溉技术应用,工程有望带动现代农业集群发展,形成“以水兴产、以水促绿”的良性循环。作为东北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示范工程,其建设经验将为全国水网建设提供重要参考。
随着这条纵横千里的“水脉”逐步贯通,一幅人水和谐、粮丰景美的生态画卷正在黑土地上徐徐展开。